除尘滤袋上的粉尘板结,就像面粉受潮后结成硬块一样,粉尘在滤袋表面形成坚硬的 “壳”,清灰时很难脱落。这会导致滤袋阻力越来越大,风量变小,收尘效果大打折扣。下面讲讲这种现象的常见原因和解决办法。
一、粉尘自身特性导致板结
1.粉尘湿度高或易吸潮
原因:像矿山、化工行业的粉尘,本身含水分就高;或者烟气温度接近露点,水汽在滤袋表面凝结,粉尘吸潮后粘性变大,就像被胶水粘住一样,清灰时只能打掉表面浮尘,底层粉尘越积越实,慢慢板结硬化。比如雨季或潮湿环境中,这种情况更常见。
解决办法:加强烟气除湿,在布袋除尘器入口加装干燥装置,降低粉尘湿度;严格控制烟气温度,确保高于露点温度 15 - 20℃,避免水汽凝结。可以在系统中安装温湿度计,实时监控,一旦湿度超标就及时调整。
2.粉尘粘性大或含油脂
原因:食品加工、金属打磨产生的粉尘,可能含有油脂、树脂等粘性成分;或者粉尘本身颗粒细、粘性强,附着在滤袋上后,清灰时无法彻底脱离,反复堆积后就会板结。就像用粘胶带粘灰尘,粘多了就成了硬疙瘩。
解决办法:对含油脂的粉尘,可在滤袋表面做防油处理,或选用防油滤料;在系统前端添加少量惰性粉尘(如滑石粉),降低粉尘粘性,让粉尘更容易被清落。同时缩短清灰周期,别等粉尘粘牢了再清灰。
二、运行环境不合适
1.温度异常
原因:烟气温度忽高忽低,高温时粉尘可能软化,低温时又冷却变硬,反复几次就会在滤袋表面板结;或者温度长期过高,超过滤袋耐受范围,滤袋纤维硬化收缩,粉尘嵌入纤维缝隙后被 “卡死”,形成板结层。比如玻纤滤袋长期在 260℃以上运行,就容易出现这种问题。
2.过滤风速过高
原因:风机风量太大,过滤风速超过设计值,高速气流会把粉尘强行压入滤袋纤维内部,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形成可清灰的粉尘层。这些深入纤维的粉尘很难被清灰气流吹出来,日积月累就会在滤袋内部板结,从外面看滤袋像被 “撑硬” 了一样。
解决办法:通过调节风机阀门或变频控制,降低过滤风速,使其保持在设计范围(一般 1 - 2m/s)。可以根据滤袋阻力变化调整风量,阻力升高时适当降低风速,避免粉尘被过度压入滤袋。
三、清灰系统工作不到位
1.清灰力度不够
原因:脉冲喷吹压力太低(低于 3kg/cm²)、喷吹时间太短(少于 80 毫秒),或者振动清灰的力度太小,只能清掉滤袋表面的浮尘,底层粉尘留在滤袋上,反复堆积后形成板结;清灰周期太长,粉尘在滤袋上积得太厚,超出清灰能力范围,也会导致板结。
解决办法:加大清灰力度,把脉冲喷吹压力调至 3 - 4kg/cm²,喷吹时间延长到 90 - 100 毫秒;振动清灰的话,检查振动电机是否正常,必要时更换功率更大的电机。同时缩短清灰周期,比如从原来的 30 分钟一次改为 15 - 20 分钟一次,不让粉尘积太厚。
2.清灰不均匀
原因:喷吹管位置歪了,部分滤袋喷吹不到;脉冲阀有的坏了不工作,导致对应的滤袋长期不清灰;或者滤袋安装太松,清灰时气流都从缝隙跑了,没起到清灰作用。这些情况会让局部滤袋粉尘越积越多,最终板结。
解决办法:调整喷吹管位置,确保每个滤袋都能被均匀喷吹;检查脉冲阀,更换损坏的阀门,保证每个阀门都能正常工作;重新安装滤袋,调整松紧度,让清灰气流能有效作用在滤袋上。
四、设备维护不当
平时保养不到位,也会让粉尘板结问题越来越严重。
1.滤袋老化或破损未更换
原因:滤袋用久了会老化硬化,纤维弹性变差,粉尘粘在上面后很难脱落;滤袋有小破洞没及时换,未过滤的粉尘从破洞漏出,粘在其他滤袋上,形成交叉污染,加速板结。
解决办法:定期检查滤袋,发现老化、硬化、破损的及时更换,一般滤袋使用寿命 1 - 3 年,超过期限即使没破也要换;更换滤袋时选用质量好、适合工况的滤料,比如处理潮湿粉尘选防水滤料。
2.灰斗积灰影响滤袋
原因:灰斗排灰不及时,积灰超过 1/3 高度,甚至堵住滤袋底部,清灰下来的粉尘无法落入灰斗,反而堆积在滤袋底部,时间长了就会板结;灰斗内的粉尘受潮结块,被气流卷起来粘在滤袋上,也会导致板结。
解决办法:确保灰斗排灰阀正常工作,每班检查积灰情况,积灰超过 1/3 就及时排掉;定期清理灰斗内的结块,加装振打装置防止粉尘在灰斗内板结,避免二次扬尘污染滤袋。